您好!欢迎访问某某有限公司官网!
服务热线勐波新盛全国服务热线:

184-6999-0703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新高!银行股赢麻了,还能“上车”么?
时间:2025-06-08阅读:13

新盛客服《威18469990703》

【导语】银行板块持续攀升,刷新历史最高点,基金经理分析未来趋势

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

银行板块在A股市场展现出强劲势头,成为新的焦点。据Wind数据,截至6月6日,银行股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0%,本周更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其中中信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北京银行等个股屡创新高。

当前银行板块的估值状况如何?未来的投资潜力有多大?中国基金报邀请了四位投资专家进行解读。

银行股指数创下历史新高

2025年,银行股一路上涨,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。农银汇理基金研究员李芳洲指出,银行股上涨的驱动力包括:一是银行板块盈利稳定,而之前的估值反映了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,银行估值有望回归正常;二是随着经济转向长期高质量发展,险资等长期投资者更加注重稳定性和持续性,他们的持续入场支撑了优质红利股,如银行股的价值挖掘;三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带动部分资金流向低配权重板块,被动资金规模的持续扩大也是中期可持续的增量资金来源。

南方中证银行ETF基金经理孙伟表示,近期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反映了市场对其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认可。截至2025年5月底,中证银行指数的市净率(PB)仅为0.67倍,低于过去十年中的67%时间。同时,中证银行指数近12个月的股息率达到6.4%,远高于大约1.7%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。这种“破净+高股息”的配置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极具吸引力,有望成为险资、社保等长期资金的“避风港”。

孙伟进一步指出,未来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体现在“防御属性强化”与“成长弹性孕育”的交汇点上。短期内,低估值和高股息提供了安全垫,而中长期则需要关注以下三大驱动因素:一是经济复苏预期下,实体融资需求可能回暖,从而改善银行资产质量;二是政策红利释放,公募基金改革推动资金向指数权重行业集中,增量配置空间显著;三是银行自身的转型,部分领先机构通过财富管理、绿色金融等新业务拓展增长空间。

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研究员姚城玉谈到,近期政策对银行盈利的显著支持,包括LPR下调和存款挂牌利率的同步下调,同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,展望未来,银行股可能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。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慧指出,银行板块的核心投资逻辑将持续存在,原因有三:首先,银行作为高股息率板块的代表,即使股价上涨,其股息率仍具吸引力;其次,银行板块是公募基金配置不足的板块之一,预计将持续吸引机构资金;最后,政策在短期内对银行板块的息差给予支持,有助于提升银行板块的整体经营稳定性。

众多行业专家认为,公募基金改革将重塑A股市场格局,金融板块将迎来增量资金。在基本面回暖和估值修复的推动下,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等行业的配置价值将更加凸显。

邹慧进一步表示,银行板块的稳定性较高,建议关注成长性较好的区域性银行;非银板块中,看好国际化业务布局广泛的券商和期货板块;综合性金融板块中,重点关注线下支付板块。

孙伟指出,保险板块在预定利率下调的背景下,分红险因抗通胀特性而成为主流,新能源车险市场潜力巨大;证券板块则受益于注册制改革和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;金融科技板块则受益于AI技术应用和数字人民币推广。

姚城玉看好银行股的投资机会,并认为券商换手率处于低位,当前位置布局券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。

李芳洲认为,权益市场回暖将使保险行业在资产端表现良好,证券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实现头部集中度提升,金融科技板块也将直接受益于交投活跃。

在风险方面,邹慧指出,金融板块与市场风险偏好高度相关,需关注市场阶段性波动加大的风险;金融板块基本面受政策影响较大,政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。

孙伟提醒关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、息差收窄压力、银行股短期波动等风险。

李芳洲关注加征关税对国内经济需求、实体企业经营及银行的影响,以及零售中小客群风险暴露的阶段性扰动。

姚城玉表示,关注零售风险、经济增速变化等风险。